區塊鏈風潮台灣發展時機「過時」? 葛如鈞:執行速度快但實力未完全發揮

ABMedia
分享
區塊鏈風潮台灣發展時機「過時」? 葛如鈞:執行速度快但實力未完全發揮

全台首場 Dapp.com 開發者聚會 22 日於台北舉辦,邀請到韓國 IT 巨頭 Kakao 區塊鏈部門 Klaytn 進行技術分享,會後更祭出獎金高達百萬的黑客松開發競賽,吸引許多台灣知名開發者參與。

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助理教授、SELF 聯合創辦人兼區塊鏈技術顧問葛如鈞受邀擔任本場活動講師之一。提到如何看待台灣區塊鏈產業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葛如鈞說,台灣在數位媒體、科技的實力其實還沒完全發揮,如果能找到一個新的立基點,然後走得比別人快,就能找到更多的機會。然而他也提到區塊鏈風潮在國外已經走得非常非常快,坦言台灣發展的時機「已經有點過了」。

葛如鈞受訪時表示,台灣人的數學很好、資安也很強,對於新技術的想像力及執行速度都很快。但同時也因著 ICO 狂潮,「導致少數開發者與民眾,把心思放在無法長期立基的事情上,這點是比較可惜的。」他希望透過「聖人大盜」這部電影,讓大家知道更多區塊鏈的延伸性服務。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華人首部區塊鏈電影「聖人大盜」即將於 10 月 18 日上映,作為電影聯合創辦人兼區塊鏈技術顧問,葛如鈞認為區塊鏈必然不能一直在雲端上飄忽,或在交易所裡面進進出出的東西,要做到虛實整合,首先得去思考「如何讓人真的在生活中用虛擬貨幣貨或數位資產」,方便到像走進迪士尼樂園,民眾只需要憑著一張票卡,就能享有樂園中吃喝玩樂的所有服務。

虛擬代幣和傳統點數生態有何不同?葛如鈞舉例,傳統發行點數的公司如果遇到改組或遊戲規則改變,消費者存了一輩子的點數可能因此消失。相反地,正因為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及透明化的特性,消費者能隨時上鏈檢視或查詢,因而將生態從「For the company by the company.」(為公司盈利而作)轉換成「For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為人民福祉而作)。

電影「聖人大盜」所發行的 Self Token,以電影票券作為托底,能在港、台兩地電影院、咖啡廳、餐館等多個場域使用。葛如鈞表示,自己曾為了想看實境劇,特別飛到上海看秀,也曾遇過有粉絲因為看了導演徐嘉凱的網路情境劇《Mr. Bartender》而走進拍攝用的酒吧。他指出,娛樂的力量會帶領消費者從虛走進實,若能打造屬於台灣的「沈浸式娛樂體驗」,讓消費者能參與透過數位貨幣參與、決定劇情,Self Token 的意義與價值便會向上提升。

葛如鈞最後提到,Self Token 中所使用的 ERC860 技術,主要是由圖靈鏈創辦人李婷婷(Tina)與胡耀傑(Jeff)協作。透過 ERC860 製作不可替代性代幣 (Non Fungible Token),能針對消費者的使用情況,做出獨立且專屬的更新且更容易被管理。葛如鈞說,目前聖人大盜電影的角色卡牌第一批已經發出去了,大家都非常的喜歡,「但我們第一批先使用的技術還是 ERC721,主要原因是多數的區塊鏈錢包還是支援這塊,ERC860 部分我們在轉移之前還需要經過比較多的測試,但如果有的話,它可以玩的地方會變得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