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裏區塊鏈產業揭秘! 吹哨者W先生談那段ICO的黑歷史

Chaingee
分享
【Podcast】裏區塊鏈產業揭秘! 吹哨者W先生談那段ICO的黑歷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Chaingee,原文請見此連結,原標題為【菲妮莫屬】Proof of talents 區塊鏈人才說 #9 產業吹哨者 W 先生)

Phini 自序:為了錄製這次節目 — 加密貨幣產業中不能說的秘密,心理層面上一直承擔不小壓力,很擔心這些內容會引發風暴,我想這也是一直沒有人願意真正地清楚地說出來的原因。我要非常感謝受訪者願意承擔巨大風險陪我一起做這檔節目,也希望閱聽者「不要」去猜測影片中人物或是公司,因為八卦情報並不是我的用意,而這樣的行為也可能會危害到我們。當初聽到這些潛規則時,心情頗複雜,一方面覺得創業者要達到成功終點站就是件難事,難免會想要走捷徑;另一方面又認為出於善意的募資方式 — ICO 卻被拿來當作不肖人士斂財的主意,然後出現詐騙,然後眼看著這產業中的金礦越挖越多,而這產業規則就也越來越變態…然後大眾開始誤會區塊鏈,誤會加密貨幣。

透過這一小時的節目,閱聽者可以了解到產業內真實情況。希望你在投資加密貨幣時,第一,注意風險,一定不能拿超過自己能力的資金去投資;第二,不要聽信任何「中間人」建議,因為你無法查證消息,也就更容易被騙;第三,不要輕易被誘惑,做足研究功課,問遍身旁友人,懷疑、查證、驗證等步驟絕對不可少。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A 公司為了找到另一波新成長,採用了 ICO 代幣發售的募資方式。W 先生在這間公司任職一年多,為了達成不同目標 (填補各式各樣的坑) 而遇到各式各樣 (想取得利益) 的合作者,遇到數不清的詐騙合作案,引發了一連串甩鍋模式。拿東牆補西牆的惡性循環沒有終點,到最後 A 公司 (也是大眾知道的唯一窗口) 只能默默地背著黑鍋,硬著頭皮去面對用戶。即使被罵到體無完膚,老闆沒有關閉公司,沒有宣告破產,他們還是願意站出來對用戶負責。W 先生認為假如自己放棄了,那誰幫用戶找回權益呢?直到他走在路上被用戶認出來,個人資料被肉搜,他才驚覺不能再繼續待下去,因為他自身安全都有危機…

【章節段落】
2’10’’ 自我介紹
8’40’’ 秘辛1. ICO 代幣募資
21’00’’ 秘辛 2. 代銷團隊怎麼賺三筆
26’00’’ 秘辛 3. 得找新項目來做的原因
34’35’’ 秘辛 4. 進入擦屁股階段
39’02’’ 秘辛 5. 計劃案 = 詐騙案 (?)
50’25’’ 秘辛 6. 公司哪裡來的錢?
54’15’’ 秘辛 7. 在路上被認出的員工為什麼願意繼續待在公司
1’02’55’’ W 先生想要對所有人說的話

W 先生 (以下簡稱 W) 一直以來就職於新創產業,AI、IOT、Marketing 類型,剛好碰上加密貨幣爆發時間,經由產業前輩介紹進入 A 公司。從老闆與主管、到公司背景、到公司環境,自己做足了盡職調查,認為公司沒有大問題就果斷地加入了,但問題也漸漸浮現…

累積數十年產業經驗,卻因為 ICO 募資讓公司偏離了正軌

A 公司已有十幾年產業經驗,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 募資想法源自於某位自稱顧問的人,他向老闆鼓吹著 ICO 募資能賺進多少多少錢,並替公司寫了一版白皮書。沒人發現裡面漏洞百出,像是代幣分配比例、代幣用途等,根本沒仔細規劃,沒有將影響代幣價格個因素考慮進去。W 加入時,回頭看了白皮書才發現問題,但公司早已完成 ICO 募資,已經來不及修改錯誤。

註:白皮書等同於商業計畫書,用來向募資群眾說明公司未來目標,募資用途,代幣分配等細節。

白皮書內容導致市場與社群的各種爭議,可最大困擾回到「募資總金額」,按照白皮書中規劃,外界都認為 A 公司募了一筆龐大資金,但 W 不諱言地說明,公司實際拿到資金跟外界認知數字有很大落差。為了補這些坑,老闆開始做出一系列能夠搏得用戶信任的新項目,怎知卻離公司初衷越來越遠…

對外募資總額與實際到手現金有近 90% 落差,誰把錢偷走了?

錢到底跑到哪裡了?W 說,A 公司在私募階段找了代銷公司,簡單說就是直銷團體,重點在於「代銷」流程。大家都知道直銷運作方式,一層一層的組織結構,上線抽走下線的利潤,為了讓每一層都有足夠利潤可拿,就得壓低商品的進價。A 公司為了順利賣出代幣,只好答應用 1/10 的私募價格,將代幣賣給代銷公司。

沒經驗的老闆根本沒想到,這樣賤賣代幣的行為深深地影響自個的代幣在公開市場的價格。試想一下,許多人手上有一批很便宜的貨物,比市價便宜 90%,若拿到市場上賣,直接就把原版貨物售價給拉低,而股票市場也是如此。W 接著說,最恐怖的是,賣給代銷公司的代幣都沒有鎖幣時間限制,他們隨時都可拿到交易所賣掉,獲利出場。

註:募資公司會規劃 6 個月到 2 年的鎖幣期間,避免私募者在公開市場大量賣出手上代幣,導致價格一瀉千里。每家公司都有不同規定。

W 分析了代銷公司如何在代銷過程中扒下募資公司三層皮!

假設公司代幣公開售價 10 元,
第一層,代銷公司進價為 1 元 (1/10),若用原價賣出去,賺 9 元。
第二層,在代幣上架到交易所前,跟散戶說,上幣後會大漲到 20 元,說服他們用 15 元買下,賺 14 元。
第三層,公開市場中代幣價格低迷,代銷跟老闆抱怨連連,說無法跟下線交代,希望募資公司丟錢護盤,誰知幣價上來後,代銷卻把自己手中的幣賣出,再賺一筆。

其實,A 公司募資金額中有很大一部分利潤都被代銷公司賺走。

拿東牆補西牆的惡性循環啟動,公司疲於處理也逐漸被拖垮

當公司發覺帳戶中的現金數字跟外界認知落差一大截時,內部也慌了,同一時間,原有用戶也因為幣價接近當初發售價,而開始在社群管道中抗議,時不時就有公司要倒閉的流言傳出。W 身為對外窗口,必須得時時回應用戶,並且需要找許多藉口來安撫他們的情緒。

W 知道他們必須找到新用戶進到公開市場撐盤,舊的白皮書已無法安撫這些人,唯一解決辦法就是替公司找「新方向」。果不其然,在找尋新項目時,公司就遇上一群想要來揩油的騙子,這些人從媒體看到募了一大筆資金的新聞,想從中賺一筆。W 無可奈何地從中選了比較可靠的項目,但最終還是有三個以詐騙結案。他說,公司那時太慌張,有什麼資源就抓來用,根本沒有去做好調查與研究,也沒有去貨比三家,就像溺水的人伸手隨便亂抓,往下沉時才發現自己抓了一個破大洞的游泳圈。

接連幾個狀況,公司實在沒辦法,只好找上灰色領域的灰先生,用「特殊方法」拿回被詐騙公司扣押在海外的資金,雖然拿回一部分資金,卻又無意間挖了下一個坑…原來因為灰先生服務費是用公司代幣支付,擁有代幣的灰先生開始要求老闆拉盤,沒想到最後,他自己下場拉盤卻導致崩盤…

遇上好幾個詐騙案,讓公司變成最大受害者,卻有苦說不出

怎麼會沒有做好調查就跟對方合作呢?他認為問題出在「中間人」這個角色,因為有許多事情都無法一一查證,像是他的身份,他手上握有的資源,你也無法知道他答應的各種承諾是否有辦法達成,也因如此一時不察就簽下合作契約,這種低級錯誤往往更容易讓公司陷入危機。

W 事後歸納出三項談合作的重要步驟,可將被詐騙風險降至最低。

1.要跟有決定權的主事者談合作內容
2.檢查執行團隊能力與過去成效
3.檢查簽約內容,尤其是退場條件

發生這麼多問題,雖然所有謊言都是為了包住第一個謊言,雖然所有謊言就是一切亂象的源頭,W 卻不能直接跟用戶說明公司被騙了 (還被騙了很多次);或表明公司壓根沒有這麼多資金。為了維護公司信譽、為了維護商場道義,內部知道任何事情都不能揭露,所以全部事件產生的黑鍋,理所當然回到 A 公司身上。

誰是被害者?共犯結構下,身為參與者都得一肩扛起責任

以這案例來看,公司老闆也是很努力地想要找方法解決問題,不然他大可以宣布破產,跑到海外就好。W 認為員工無法選擇工作,當他在位置上就只能把工作做好。他是真的很認真地想對用戶負責,不想讓他們的權益受損、不想讓他們的錢石沉大海,才會一路堅持到後面。但因為 W 是公司對外的唯一窗口,用戶都把怒氣發在他身上,W 坦承自己是因為走在路上被用戶認出來,被指著罵你們公司騙錢,才真實意識到必須離開公司。W 無奈地說,當初要離職時被說成要捲款潛逃…

W 想勸大家要仔細評估賺錢背後的原因,要抱持懷疑態度去求證每一件事情,對自己負責,不然你也只是淪為騙子的共犯。不要等到被騙了,才來很生氣地說為什麼騙子要來騙我,這是對自己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

那加密貨幣還有商機嗎?新創公司還能做 ICO 代幣募資嗎?

到底還能不能做 ICO? Phini 認為有兩種情況,

狀況 1. 只為了短期利潤,千萬不要,因為募集的資金都是債務,你借了這筆錢,一定要還的。一但做了 ICO,創業者需要花很多時間照顧用戶,還得想辦法做出產品、取得市場,不然無法支撐幣價,還是一樣又陷入惡性循環。

狀況 2. 若公司商業模式能夠結合代幣經濟模型,產生 1+1 大於 2 的效果,就可以試試看。但重點不在募資,公司若能夠透過代幣延伸出不同商業模式才更為重要。

Phini 建議任何踏入未知領域的新創公司,都要認真做足功課,不要只是聽信別人舌燦蓮花的建議,或是看到媒體新聞所報導成績,就一頭栽進去。看看上面的真人真事案例,想想這是不是你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