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重新評估:加密產業繁榮對金融穩定造成挑戰,監管制定需要跨境合作

Perry
分享
IMF重新評估:加密產業繁榮對金融穩定造成挑戰,監管制定需要跨境合作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發表了一篇關於加密產業的報告,對加密產業的現況做了一系列的數據分析及評估。而此份報告的介紹文章以「加密產業的繁榮對金融的穩定性造成挑戰」作為標題,認為加密產業現狀急需作出改變。

對風險的重新評估

在 2018 年 10 月,國際組織 FSB (金融穩定委員會) 曾經表示加密資產不會對全球金融穩定構成重大風險,但隨著加密產業逐漸興起以及以下幾點風險因子的變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需要重新評估加密產業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1.市值成倍增長:從 2018 年末到現在,加密貨幣總市值成長超過 10 倍。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2.交易量急劇上升:即使加密貨幣擁有相當大的波動性,容易造成大量損失,交易量依舊成長快速。

3. 銀行體系對加密資產的曝險部位增加:許多知名避險基金擁有大量部位的加密資產,間接增加了銀行體系對加密資產的間接曝險。

4.利用加密資產進行付款或結算:國際支付公司開始與加密資產 (尤其是穩定幣) 進行整合,推出新興服務。

伴隨發展而產生的新興風險

自去年 Elon Musk 在社群媒體上公開支持狗狗幣開始,掀起了一波波的「迷因幣」風潮,而此類代幣通常面臨比一般加密貨幣更高的風險,文章表示: 

有些迷因幣是出於投機目的而發行的,其價格受社交媒體趨勢的影響很大,波動程度甚至高過比特幣。投資者還需面對代幣消失的風險。

從去年開始興起的 DeFi 產業也被視為具有高度風險,即便 DeFi 產業有著傳統金融產業無法比擬的高報酬率,但是其報酬率卻極不穩定。此外,由於 DeFi 上的各項操作皆是透過智能合約來進行,對於大部分投資人來說太過複雜且不透明,沒有辦法充分理解可能面對的風險。而正因為一切行為都依靠智能合約的程式碼,DeFi 平台受到駭客攻擊的事件也頻頻發生。

對加密資產的迷思

雖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當認同加密產業在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但同時他也提醒投資人其實加密產業的成長相較於其他資產並沒有快上多少,報告表示:

比特幣過去一年的風險調整後報酬率 (Risk-adjusted) 與科技股或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報酬率表現相近。然而,投資者面臨更大的跌幅風險。

此外,加密資產與其他資產的低相關性,為投資組合增加了多樣性,也是投資人選擇加密資產的一大原因。但報告說道,在市場壓力較大的時期,像是 2020 年 COVID-19 造成市場大量拋售資產,加密資產與其他資產類別之間的相關性顯著增加。未來因為持有加密資產獲得的多元化收益也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

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對加密貨幣採用率高

近年來,加密貨幣產業不再是先進國家的專屬產業,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對加密貨幣的使用顯著提升,從各大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用戶資料來看,各大交易所前五名使用國家都出現了新興國家的身影。

若從交易量來看,這些新興國家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交易量成長迅速,甚至要追上傳統證券市場的份額,可以看出這些國家對加密貨幣的接納程度相當高。

而這些新興國家及開發中經濟體主要是因為央行可信度低、銀行體系脆弱及支付系統效率低下等等因素,使人們轉向使用加密貨幣。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加密產業已由區域性轉變為全球性產業,監管問題也需要各個國家間的合作才能趨向完備,文章在最後說道:

加密資產的全球性意味著政策制定者應加強跨境合作,才能減少監管套利的風險,並確保有效的監督和執行。時間至關重要,行動必須果斷,才能迅速在全球範圍內協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