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盯上eToro(e投睿),為什麼史蒂夫和戴夫還是完勝加密貨幣交易所?

Elponcho
分享
金管會盯上eToro(e投睿),為什麼史蒂夫和戴夫還是完勝加密貨幣交易所?

【本文已移除「股癌都在用!」標題,因股癌是進行 eToro 評測,且未受贊助,並不為其背書,為避免誤會,故此移除,造成不便請見諒!】

eToro (e投睿) 在台灣流行已久,它的「史蒂夫和戴夫」廣告深植人心。金管會於 7 月 14 日發出新聞稿「呼籲」投資人,勿使用如 eToro (e投睿) 等國外證券期貨業者平台,因其在台灣非註冊券商不得在台營業。不過,金管會也不是第一次提出警告,實際管制能力有限。知名 Podcast《股癌》就直言,金管會只是為缺乏競爭的國內券商喊喊。

不僅是 eToro (e投睿),還有像是 Robinhood、E*TRADE 的券商平台,都提供使用方便的 App,讓許多首次投資族群(首投族)可以輕鬆投入全球股票、ETF,甚至是小眾的加密貨幣市場。今年的股市濫漲現象,更在全球範圍吸引到大量的用戶。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這些提供差價合約(CFD)的平台,用戶其實不實際擁有股票或期貨等標的,而僅是透過價格變動反應盈虧。(註:eToro 已在今年五月宣布用戶實際擁有股權,且有股利)某種程度上,跟在加密貨幣交易所「炒幣」很像,然而「炒美股波動」跟「炒加密貨幣波動」的用戶卻差很多。這是為什麼呢?

金管會攔不住的火車:eToro(e投睿)是什麼?

eToro 的前身 RetailFX 在 2007 年成立, 2010 年以 eToro 推出可以自動跟單的「社群平台」,目前公司主要分佈於賽普勒斯、英國以及以色列,在香港、上海、澳洲與美國都有辦事處。該平台受到賽普勒斯證交會與英國金管局的監管,提供股票、ETF、加密貨幣、指數、商品與貨幣的差價合約,過去曾因有預設槓桿交易導致風險大、資金費率成本高,為人詬病。推出一倍槓桿的選項(無槓桿)後,對無投資經驗的散戶更為友善,官方宣稱用戶可以零碎地零手續費買入股票,既擁有股權,還能獲得相應配股利息。

台灣熱門 Podcast《Gooaye 股癌》 最近談到 eToro,認為它在台灣合規面有未解的問題,也不建議大家過度使用。不過,他猜測台灣金管會對 eToro 的起訴,是雷聲大雨點小,僅是為國內的券商喊喊,實際上很難懲罰到在國外合規的券商。

據鏈新聞調查,像是 eToro 送檢調的案例也不是同一遭, 包含三年前的老虎證券、一年前的 VTI,這類狀況其實很普遍。儘管這些平台都是在台灣違法經營證券商業務,但金管會卻很難實際監管,因此只能做投資人宣導,告訴投資人使用這類平台如果發生消費者糾紛,是沒有辦法獲得保護的。

實務面來說,像是 eToro 等線上券商其實有許多優勢。股癌節目中談到,目前在台灣想投資美股都還需要申請「複委託」,不僅手續麻煩,券商也會向你收取手續費。

相較於 eToro 這類快速又免手續費的平台,對於投資者來說吸引力就大很多。而從全球的範圍來看,這種平台的佼佼者:Robinhood,更是越來越巨大。

與線上券商距離:台灣還是加密交易的荒漠

鏈新聞認為, Robinhood、eToro 這種在全球範圍都能投資、操作便利,又像是遊戲的線上券商平台,跟加密貨幣的交易所很類似。只是相較之下,用戶數的差距還是很大,即便今年加密貨幣與美股呈現正相關,但看起來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用戶成長,並沒有 eToro 等平台劇烈。

skew_bitcoinsp500_realized_correlation (3)
比特幣與S&P500近來呈現正相關(source:skew.)

我們從流量網站 SimilarWeb 的數據看來,每月網站流量:Robinhood 在「全球範圍內」從一月至六月從 900 萬增長到 3,200 萬流量,成長 255%,在二到三月快速超越了幣安(Binance)CoinbaseeToro,五月之後流量比位居第二的幣安多出 1,162 萬。半年間 eToro 也成長了 53%。 反觀加密貨幣市場,幣安成長 30%,而 Coinbase 更僅成長 3.2%。

traffic:binance/coinbase/etoro/robinhood
ㄧ到六月間網站流量 eToro/Robinhood/Coinbase/Binance (source: SimilarWeb ; edit: ABMedia)

此外,不重複造訪人次的部分,Robinhood 同樣位居第一(6月:262萬),六個月間成長 88%,第二名的 Coinbase 呈現負成長 9%(6月:249萬),第三名的幣安則是成長 22%(6月:200萬),eToro在全球範圍相較弱勢僅成長 9%(6月:187 萬)。

UV:binance/coinbase/etoro/robinhood
ㄧ到六月間不重複造訪人次 eToro/Robinhood/Coinbase/Binance (source: SimilarWeb ; edit: ABMedia)

場景放到台灣,更可以感受到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弱勢。eToro 在亞洲的成功行銷,在台灣也見效,它在二至三月有猛爆性的成長,到六月已有百萬流量。摒除在台灣無法使用或受限的 Robinhood 與 Coinbase,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流量遠不及線上券商 eToro。不僅如此,加密貨幣交易所流量第一的幣安,其流量更呈現負成長高達 68%。

taiwan_traffic
台灣ㄧ到六月間網站流量 eToro/Robinhood/Coinbase/Binance (source: SimilarWeb ; edit: ABMedia)

從台灣的結果可以推論,願意接受無本地法律保障線上投資的台灣群眾,還有絕大多數不使用或不知道加密貨幣交易所。這是為什麼呢?

可能的幾個原因:行銷、故事、波動性

儘管鏈新聞曾在過去專題中寫到,加密貨幣在台灣屬於商品,不會有像 eToro 被指控的非法券商問題。不過加密貨幣交易所未能被大眾普遍地接受,還是有幾個關鍵的障礙。

首先是行銷,eToro 在台灣的主要社群平台 Facebook、YouTube 強力放送廣告,著名的「史蒂夫與戴夫」就是這麼流行起來的,加上它的返佣機制也促使許多網紅主動合作,在 YouTube 上因此有許多置入性的教學影片。除此,它高額的推薦返佣,光是用戶使用推薦碼邀請朋友加入,雙方都可以得到 50 美元的獎金(出金為 5 美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hMkrSjDmYc

相較之下,加密貨幣交易所打廣告就有 Facebook、YouTube 的天然屏障,儘管相關審核政策有逐漸放寬,但對於加密貨幣仍不友善。此外,在亞洲流行的國際型交易所多半都是中國體系出身,較為習慣封閉式的社群行銷(KOL 群組、線下活動等),對於無基礎的一般大眾難以廣泛性的接觸。相較 eToro 的高額推薦返佣,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金額較少,更著重在新用戶開始交易後的手續費返佣,不過累積下來更為可觀。

接著是故事,eToro 等線上券商的標的對於一般大眾故事性較強,股票、貨幣都與實體產業、國際動態、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對技術分析、財經訊息沒有深入研究的用戶,也容易受日常新聞的影響,而從事投資行為。例如,因為疫情美國股市大跌,就吸引許多散戶搶低點,因為他們對於這些知名企業有認識,且對於價格回升抱持信念。當線上券商省去了開戶費用、手續費,又跟手遊一樣操作容易時,這些投資標的自然就引來更多的使用者。

然而,加密貨幣的故事多半來自於願景、技術進展與產業合作,這些願景的知識門檻高,除了需要了解區塊鏈的基本原理(為什麼技術可靠?)、加密貨幣的經濟模型(要如何使代幣有流通價值?),對於應用領域還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傳統支付系統有何缺陷、當前的網際網路有什麼缺點等)。光是要了解這些就能擋住多數大眾,在多數加密貨幣公司沒有實際盈利與完整產品的狀況下,人們可以評判價值的資訊並不太多。更何況,加密貨幣有多重定位,即便它視為股票一般地被交易,但同時它也是一種貨幣,以及交換服務用的代幣。

不過,最簡單的故事,eToro 與加密貨幣交易所都有,那就是:「會漲,買就對了。」

最後想談談波動性,這是在過去加密貨幣最為人議論的一點。我們訪問了 eToro 的老用戶,由於該平台也有加密貨幣,但受訪者完全沒買過。他表示自己只是想研究美股,發現 eToro 介面簡單方便而進場,認為加密貨幣波動性過大,24 小時都會受到政策與國際事件的影響,發生暴漲暴跌。長期下來,散戶要從中獲利是比較辛苦的。

在今年,很多加密貨幣投資者可能會反駁這樣的論點,連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也表示近期傳統股市比加密貨幣還要瘋狂。不過,加密貨幣的全天候交易、放諸全球的消息動態確實會給投資大眾帶來不少壓力,此外,整體市值仍非常小,人為操作、虛假交易量的情況十分常見,對於誠實投資人也絕非正向。

Vitalik評論美股

實驗還在進行中…

要去比較線上券商與加密貨幣交易所,或許還是壓力過大了。但加密貨幣交易所畢竟是盈利機構,一定會希望更多的用戶加入,只是上述的那些難題,都還有賴於這些還在實驗與進化中的加密貨幣與區塊鏈公司,有更實際的產出與助益。

投資者、賭客無論是出於理想與獲利,在加密貨幣市場中攪和,都正在用一種更快速便利、去中心化的方式煉蠱,直到有某個實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