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律動】如果有人說比特幣是一場騙局,給他們看這篇文章

ABMedia
分享
【區塊律動】如果有人說比特幣是一場騙局,給他們看這篇文章

本文經區塊律動BlockBeats授權轉載,原文為《Debunking Common Bitcoin Myths》

隨著價格不斷刷新高點,比特幣也成為了近期財經媒體的重點關注對象,互聯網上比特幣的話題量也在明顯上漲,頻繁上線微博熱搜也讓比特幣在中文互聯網上越來越有熱度。

而如果你去社交媒體平台,看行業外人們對比特幣的討論,「騙局」、「毫無價值」這個字眼依然充斥著評論區,大部分人依然對比特幣持有偏見,完全不認可。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而這篇文章,就是要反駁目前對比特幣的所有質疑。

這是華爾街頂級基金ARK 的分析師Yassine Elmandjra 在2020 年6 月對比特幣的評價,ARK 的管理者是被譽為「女版巴菲特」的Catherine Wood,他們在2015 年便投資了GBTC (灰度比特幣信託),並且旗下的「下一代互聯網ETF」ARKW 在最近一個月增持了78 萬股GBTC,價值超3500 萬美元。ARKW 近五年以555.79% 的總投資回報率在全球ETF 中排名第六,其中GBTC 是其第三大重倉股,佔其總資金的4.73%。

我們一起來看看,華爾街頂級基金是如何看待被大眾認為是「騙局」的比特幣的。

如果有人說比特幣是一場騙局,給他們看這篇文章

在比特幣創世以來的11 年裡一直在努力獲得機構的認可。雖然建設性的批判是有益的,但ARK 認為,一些有影響力的金融研究機構正在基於過時的信息,前後不一致的論述和漏洞百出的分析對比特幣進行駁斥。

鑑於高盛(Goldman Sachs)最近對發表了對比特幣的看法,ARK 就大眾對比特幣最普遍的誤解進行了重新解析。ARK 有意參與關於比特幣的所有辯論,並認為比特幣在多元化投資組合中應發揮重要作用。

觀點:比特幣波動太大,無法充當價值存儲工具

ARK 反駁:比特幣的波動性恰恰凸顯了其貨幣政策的特點

反對者經常指出,比特幣的高波動性讓其無法成為價值存儲的工具。為什麼有人會使用價格波動如此劇烈的資產進行價值存儲呢?

ARK 認為,這些反對者根本不明白為什麼比特幣會波動,更加不理解未來比特幣的波動性會越來越小。

雖然比特幣的價格波動讓反對者認為其無法成為價值存儲工具,但實際上這卻恰恰凸顯了其貨幣政策的亮點。宏觀經濟學中的不可能三角對此進行了解釋。如下圖所示,三難困境假設,制定貨幣政策目標時,決策者只能同時滿足三個目標中的兩個,因為第三個目標與前兩個目標中的一個是相斥的。

三難三角形的每一側都是彼此排斥的。例如,選擇固定匯率並允許資本自由流動的貨幣當局無法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同樣,選擇固定匯率和控制貨幣的貨幣當局不能容納資本的自由流動,而選擇容納資本的自由流動並控制貨幣供應的選擇不能確定匯率。

基於三難困境,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波動是比特幣貨幣政策的自然結果。與現代中央銀行相反,它沒有優先考慮匯率穩定性。相反,基於貨幣的數量規則,比特幣限制了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並允許資本的自由流動,放棄了穩定的匯率。結果,比特幣的價格是需求相對於其供應的函數。它的波動性不足為奇。

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比特幣的波動性正在減小,如下所示。隨著採用率的提高,對比特幣的邊際需求應佔其總網絡價值的較小比例,從而減少價格波動的幅度。在所有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例如,對於市值100億美元或網絡價值的10億美元的新需求,對比特幣的價格的影響應大於對價值1000億美元的網絡價值的10億美元的新需求。重要的是,我們認為波動性不應排除比特幣作為價值存儲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為它通常與價格的大幅上漲同時發生。

長期以來,比特幣的購買力已大大增長。例如,自2011 年以來,比特幣的價格以每年約200%的速度複合增長,儘管伴隨著年內價格的劇烈波動。自2014 年以來,每年的比特幣最低價格都在逐年上升。

觀點:比特幣存在泡沫

ARK 反駁:比特幣是全球通用貨幣的有力競爭者

諸多像努里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的經濟學家們認為,比特幣存在巨大泡沫,會隨時破滅。這些經濟學家稱比特幣沒有內在價值,它的升值完全依賴於投機行為,與鬱金香「騙局」如出一轍,只有「更大的傻瓜」願意付出更高的代價去接盤。在他們眼中,比特幣不存在任何投資價值。

ARK 認為,此論點完全忽視了比特幣是如何通過時間完成的價值積累。沒錯,比特幣與傳統的投資類資產有所不同。權益類資產價值可通過折現預期現金流量來定價。投資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增長最終將不取決於資產持有人。

然而,諸如比特幣之類的貨幣資產屬於非生產性資產,其升值能力取決於其保持及穩固其價值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比特幣的價值的邏輯環是:貨幣資產會隨著其需求的增長而升值,而如果其存在有效的貨幣資產價值,就會有更多的人對其有需求。換句話說,這就是所謂的「貨幣是一種共識的信仰」,「貨幣是有價值的,因為人們認為它是有價值的」。

基於「貨幣的價值完全是共識的信仰」的論點,那麼貨幣則可以以任何形式呈現。實際上,根據貨幣歷史,最常見且持久的貨幣都具有某種能夠支撐其需求量的特質。例如,經濟學家一直將黃金視為最成功的貨幣形式,這都歸功於其稀缺性,可替換性和耐用性。

比特幣通常被稱為數字黃金,它不僅具備許多黃金的特徵,且將這些特質進一步進行了優化。比特幣不光稀少、耐用,其還具備可分割性,可驗證性,便攜帶性和可轉移性。比特幣具有的各類貨幣屬性,及其他資產不具備的優勢,讓其成為全球貨幣的有利競爭者。

ARK 認為,作為首批全球數字貨幣的有力競爭者,比特幣的需求量將至少應與黃金相近。然而,數據證偽了比特幣存在泡沫的假說,如下所示,比特幣的網絡價值(或市值)才不到黃金的2%。

觀點:比特幣的價值將因其分叉而流失

ARK 反駁:比特幣的價值將無法被單一複制

在數字領域,商品都是​​物理實物,所有數字商品都可以在不破壞原始商品的情況下很容易地進行複制。例如人們可以在保留原始副本的同時,通過電子郵件向不同的人發送同樣的Word 文檔。同樣,成千上萬的人可以同時且重複地聽一首歌,特別是當有些人對原創進行模仿時,這實際上大大提高了原著的價值。

比特幣的軟件也不例外。它是免費和開源的。每個人都可以復制軟件,「對網絡進行分叉」並創建自己版本的比特幣。然而,持懷疑態度的人質疑,如果比特幣基於可以無限複製的開源軟件,那麼比特幣是否還存在稀缺性?

首先,分叉比特幣網絡不會為比特幣網絡創建出新的「比特幣」,就像委內瑞拉玻利瓦爾的貨幣增發不會給美國貨幣市場增加美元一樣。相反,分叉比特幣將創建出一個具有全新代幣的新網絡。雖然現有的比特幣持有者將有權得到新的分叉代幣,但分叉的網絡是由其他個體、以全新規則獨立運作的。開源軟件不但不會稀釋原始網絡的代幣供應量,反而鼓勵了低成本的網絡試驗,且激勵新的代幣滋生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

比特幣的稀缺性對其網絡至關重要。如今,比特幣的流通數量已達到1800 萬,下方給出了2100 萬個比特幣的釋放圖。每個比特幣每次只能被放進到一個錢包中,並且不能被複製。最重要的是,控制用戶比特幣的唯一方法是得到其關聯的私鑰。

那麼,當比特幣分叉時,是什麼讓比特幣網絡中的2100 萬個BTC 比比特幣現金網絡中的2100 萬個BCH 更有價值?若將比特幣現金的價值等同於比特幣的價值,就好似將Facebook 的源代碼「分叉」後可自動複製其26 億用戶和50,000 名員工的價值。它們的價值源於比特幣和Facebook 的網絡效應,而不僅僅是它們自身。

就比特幣而言,ARK 認為網絡效應不僅包括保護區塊鏈安全的哈希算力,還包括比特幣的流動性以及那些支持比特幣應用場景的基礎設施。如果這些具備可被稀釋性,那麼分叉將分羹比特幣的算力,用戶和流動性。如下所示,比特幣現金和其他分叉似乎未能使比特幣的網絡效應脫軌。

觀點:比特幣被不法分子濫用

ARK 反駁:比特幣具有抗審查性

反對者仍在指責比特幣被用於早年間的犯罪活動。在最初的幾年中,比特幣為絲綢之路(Silk Road)提供了資金,絲綢之路是一個以銷售非法藥物而聞名的在線黑市平台。

ARK 認為,批評比特幣促進犯罪活動就是批評其基本的價值主張之一:抗審查性。比特幣作為一種中立技術,允許任何人進行交易,且無法辨別使用者是否為「犯罪分子」。比特幣以密碼學加密的私鑰和地址取代了中心化機構通過IP 地址和姓名來辨別用戶,這賦予了比特幣強大的審查抵抗能力。只要參與者向礦工支付費用,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易。一旦交易通過結算保障期,交易將無法被輕易回滾。

如果可以在比特幣網絡上審查犯罪活動,那麼所有活動將都可被審查。相反,比特幣是要讓任何人都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無許可地進行價值交換。這並不能使比特幣成為一種固有的犯罪工具。電話,汽車和互聯網在促進犯罪活動方面不亞於比特幣。

其實只有一小部分的比特幣交易是出於非法目的。根據Chainalysis 的數據顯示,與非法活動相關的比特幣交易數量還不足總交易量的1%,這可能是由於比特幣網絡是透明的緣故。任何用戶都可以在網絡上查看交易的完整歷史記錄,這表明實物現金才是實施非法活動的更佳選擇。的確,如圖所示,現金交易在非法活動中所佔的份額要遠高於加密貨幣。

觀點:比特幣過度浪費能源

ARK 反駁:黃金和傳統銀行的能源消耗比比特幣更高

比特幣反對者經常斷言,挖礦消耗的能源比其創造的價值更多。反對者認為的比特幣計算效率低下和其可擴展性差卻恰恰是擁護者認為的必要權衡、且是比特幣的本質特點。正如Bit Gold 和Bitcoin Pioneer 創始人Nick Szabo 所強調的那樣,「大量的資源消耗和較差的可擴展性恰恰釋放了其實現獨立,無縫全局及完整自動化所必需的安全性。」

ARK 認為比特幣具有獨一無二的去中心化、信任最小化的結算保證能力,因為專用的硬件設備透明地證明了計算機已執行的高成本計算。

比特幣網絡中的權衡是很明確的:通過使用大量的現實世界能源提供挖礦算力,比特幣網絡可確保絕無僅有的交易間結算。在The Anatomy of Proof of Work 中,Chaincode Labs 的Hugo Nguyen 解釋道,「本質上,PoW 機制是將動(電)能轉化為記賬區塊。通過將每一區塊賦予能耗,使其在物理世界中具有真正的價值追溯。」

由於易量化,比特幣的耗能經常受到批評。但是,僅從電力消耗角度來看,比特幣在全球範圍內比傳統銀行和金礦開采的能耗要低得多。傳統銀行每年消耗23.4 億千兆焦耳(GJ),金礦開採每年5 億千兆焦耳,而比特幣僅消耗1.84 億千兆焦耳。比特幣能耗分別不到傳統銀行和金礦的10%和40%。此外,比特幣採礦的每千兆焦耳花費的美元成本效率是傳統銀行業務的40 倍,是金礦開采的10 倍。

與大多數人的想法相反,我們認為比特幣開採對環境的影響微乎其微。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水力發電,在比特幣的耗能結構中佔很大比例。正如Castle Island Ventures 的合夥人Nic Carter 所指出的那樣,在尋求最廉價的電力時,礦工將繼續湧向提供大量可再生電力的地區,從而釋放能源市場,使能源市場也成為無地域化差別的有效市場。最終,比特幣的挖礦將成為有益活動。

結論

比特幣的複雜性不應成為阻止金融機構對其進行深入分析的阻礙。在本文中,ARK 討論了對比特幣的一些最常見的反對觀點進行了解析,希望引起機構投資界的討論。隨著比特幣網絡的不斷成熟,我們相信它將鞏固比特幣作為新興貨幣資產的作用,並且金融機構對其產生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