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執行長:我們正在擔心美國財政部的一項可怕監管發生

Elponcho
分享
Coinbase執行長:我們正在擔心美國財政部的一項可怕監管發生

比特幣在近期大熱,不過監管機構給予加密貨幣產業的壓力,看來並未停息。10 月 23 日,美聯儲與金融犯罪執法網路 (FinCEN) 提案,加密貨幣應適用於 Travel Rule (暫譯:旅行規則),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 (VASP) 應掌握並共享發款人與受款人的資訊,並將國際匯款的納管金額由 3000 調降至 250 美元。

美聯儲與FinCEN提案調降旅行規則適用金額
美聯儲與FinCEN提案調降旅行規則適用金額

這項提案對於加密貨幣產業有什麼影響?Coinbase 執行長在 11 月 26 日分享了一個八卦,以及他的擔憂:

Coinbase 執行長的擔憂

以下由鏈新聞編譯 Coinbase 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說法(若有疑義,請以原文為主):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上週我們聽到一些謠言,財政部首長 Mnuchin 打算在任期結束前,推動關於私管 (self-hosted) 加密貨幣錢包的新監管規定。我很擔心這會有些出乎預期的副作用,所以想要分享一下。

對於不了解的人我想先解釋一下:私管加密貨幣錢包 (又稱非託管錢包或者自行託管錢包),是一種軟體類型,它讓個人儲存與使用他們的加密貨幣,而不需要依賴第三方金融機構。

私管加密貨幣錢包很重要,因為它讓人可以透過這項新科技去使用基礎金融服務,就像是任何人都可以用電腦跟手機進入公開的網際網路一樣。加密貨幣為何能成為強大的創新工具,正是因為它的開放天性,還有它的全球可用性。它也正在加速創新,像是你在 DeFi 中所看到的。它有潛力可以降低金融服務的成本,以及改善可取得性。

我們猜,這個監管提案,將會要求像是 Coinbase 這樣的機構去驗證私管錢包的接收者與擁有者,在用戶可以提款並送到該錢包前,去蒐集並識別對方的資料。

這表現上聽起來是個合理的點子,但實際上並不好,因為要在加密經濟圈中去識別收款人的資訊是不現實的。讓我解釋為什麼:

許多加密貨幣用戶將加密貨幣轉到智能合約中來使用 DeFi 應用。智能合約並非需要被可是識別的個人或企業所擁有。它是一個新型態的收款方,它與任何傳統金融服務無法直接類比。也有許多用戶將加密貨幣支付給不同的線上商家,取得商品與服務。如果顧客在購買商品前,需要協助驗證與識別商家,這合理嗎?

更有許多用戶將加密貨幣轉帳給新興市場的人們,在那裏是很難或不可能取得有意義的 KYC 資料的。有些窮困的人可能沒有固定住址,或者政府授與的身分證。例如:https://twitter.com/eatbch?lang=en

還有許多用戶在他們的加密貨幣應用在各種新型態的線上應用程式。想像如果每次你想要評論 Reddit 的內容,或者在遊戲中傳輸道具的時候,會出現一個要求你驗證接收者的表格,會有多離譜。

最後,有許多接收者 (在美國或是海外) 都會在乎他們的財務隱私,可能就是不會想要將許多識別資料交給不同的公司,而且這些公司還可以能被駭。

這多出手續將會扼殺許多新興的加密貨幣用例。加密貨幣不只是今年,它是各種資產的數位形式。如果有這些阻礙,加密貨幣金融機構將鮮少與私管錢包做交易。這將會讓美國的加密貨幣金融機構被排除於全球其他地方的創新之外。

這對於美國並不利,因為它會讓美國用戶去使用國外的非合規加密貨幣公司。長期來說,我相信這會讓美國金融中心的地位處於風險。就像是美國受惠於開放網際網路一樣,它也應該擁抱開放的加密貨幣網路,讓美國公民自由地在加密經濟中轉移他們的金錢。

如果這項監管成真,它將會是一件可怕的事,並為美國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早期的網際網路的時代,也有人希望它像是被電信公司一樣的受監管。但感謝老天他們沒有這麼做。我們跟許多加密貨幣公司與投資者在上週已經發函給財政部,表達我們對這些事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