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FOMO而於ATH買幣?為了垃圾幣賣出藍籌幣?14種認知偏差介紹,目標遠離虧損

Perry
分享
因FOMO而於ATH買幣?為了垃圾幣賣出藍籌幣?14種認知偏差介紹,目標遠離虧損

由於人類的思維並不理性,做決策時的合理性往往會受到個體認知偏差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後續結果。此種情形套用於投資時,便有可能造成投資人金錢上的虧損。DeFi 研究員 The DeFi Edge 於近期整理了 14 點最常見的投資認知偏差,期望能幫助投資人做出更好的金錢配置決策。

(本篇文章為 The DeFi Edge 的推文翻譯及整理,原文請見)

認知偏差是什麼?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認知偏差是一種在判斷中偏離規範或理性的系統模式。個人根據他們對輸入的感知創造他們自己的「主觀現實」。個人對現實的建構,而不是客觀輸入,可能會決定他們在世界上的行為。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若以投資行為來說,若常常有以下情形發生,便有可能是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

  • 在 FOMO 情緒的影響下,在 ATH 時買入幣種
  • 將手上的優質幣種賣出,轉買一些垃圾幣
  • 在浮虧 50% 的狀況下,由於不願意割肉認賠,進而損失了剩下的 45%

14 點常見認知偏差

1.單位偏差

人們傾向買「整個單位」的貨幣而不是一部分,這也是為何迷因幣能爆發的原因 (單位面額小)。別因為一個加密貨幣的單價低而過度衡量其價值,了解市值的概念非常重要。

Image
5,000 美元僅能買到 1.67 顆 3,000 美元的 ETH,但能買到 25 萬顆的垃圾幣,因而產生單位偏差。

2.錨定偏差

過度看重過去獲得的第一條訊息。舉例來說:你聽說過 1000 美元的比特幣。但錯過了沒買。之後它上漲至 5,000 美元。你便不敢再買了。因為它在你的腦海中「太貴了」。

評估一個幣種時請著重於其潛力而非過去。

3.確認偏差

你只看那些你想看到的訊息,只追蹤那些說特定幣種好話的訊息,並取消追蹤且封鎖散播 FUD 的人們。

投資時,應尋找並研究 FUD,確認他們是否屬實。

Image
試著去看見事情的整理面貌

註:FUD 為 Fear, Uncertainty, Doubt 的縮寫,意指恐懼、不確定性、懷疑。

4.沈沒成本偏差

已經發生且無法回收的成本被稱為沈沒成本。

人們傾向持續投入或過度投入資金,因為大家害怕失去初始投資額。

以看電影為例,當人們選到一部自己不喜歡的電影,通常不會選擇直接離場而是硬著頭皮看完,因為已經支付了電影票錢。但不管看完與否,電影票錢皆不會返還,堅持看完反而會耗費時間成本。

Image

再以投資為例,當你已損失 70% 的資金,僅剩的 30% 資金應謹慎評估是否要再投入或是選擇其他標的。一昧的相信初始投入的資金會反彈是不理智的。

5.損失趨避

相較於賺 100 美元,賠 100 美元的感覺令人感到更強烈。一項研究指出,這之間的差距約為 2.5 倍。賠 100 美元的感受約等於賺 250 美元。

舉例來說,當你於某幣種的投資已損失了 50%,此時傳出更多的利空消息,你大可立馬認賠出場。但在損失趨避的影響下,有些人會選擇不做任何避險行為,因為他們害怕出售導致「賠錢」。

損失趨避因而導致風險規避,以 DeFi 來說,常有 Rug Pull (捲款潛逃) 的事件發生,導致部分人不願投資於 DeFi,也因此失去了此領域的獲利機會。

適當地衡量風險跟收益才是重點。

6.新近性偏差

人們高估了最近的消息及事件。

「最近 ETH 價格很無聊,我要去追逐那些低市值的新幣種。」但這些幣皆在熊市中暴跌,可以透過將圖表縮小以克服新近性偏差。

7.過度自信偏差

人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因為幾次幸運的賺錢就過度膨脹。

戰勝過度自信的關鍵為穩健的風險管理能力。

8.稟賦效應 (Endowment effect)

你對自己的投資組合產生情感上的依戀,因為自己持有這些幣種所以給予其更高的價值。很多 ETH 極端主義者有如此情形,他們因 ETH 獲得巨大收益,因而變得情有獨鍾。進而忽略其他 L1 公鏈。

為了克服此效應,在心裡問自己:「如果當前我沒有此項投資標的,我還會選擇投資它嗎?」如此一來可以更無偏見,做出較為中立的決定。

Image

9. 倖存者偏差

布萊德彼特搬到洛杉磯,並在成為電影明星前曾當過服務生。許多人想效仿他,因而走上同樣的道路。但他們沒有注意到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嘗試後失敗了。

Image

有人因為投資 Shib 將 8,000 美元翻到 57 億美元,但人們不會聽到有人將 8,000 美元虧到只剩 500 美元的消息。媒體更喜歡報導勝者,因而混淆人們對賠率的看法。

10.敘述偏差

人們喜愛聽故事,能使我們更認識這個世界。許多幣種就因他生動的故事而暴漲,去年的 GameStop 事件也是如此。這是一場對抗華爾街的戰役,人們也因這段敘述而投資。

11.從眾心理偏差

許多投資人傾向跟隨或照抄其它投資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他們受到情緒及直覺的影響,而不是自己的獨立分析。如果曾經有過 FOMO 的感受,很可能就是因為從眾心理的影響。

12.可用性法則 (Availability Heuristic)

人們會根據記住資訊的難易度做判斷。在發生如 911 這種重大飛機事故後,人們便開始畏懼坐飛機。然而,每 9821 人中僅有 1 人會因飛機事故過世,但每 114 人中就有 1 人走於汽車事故。飛機其實安全很多。

在加密貨幣的世界,可用性偏差常出現於行銷上,一個幣種如果受到好的行銷,暴漲的機率將大大提升。行銷固然重要,但得確定背後實際上是不是個糟糕的專案。

Image

13.結果偏差

結果偏差是在決策結果已知的情況下,評估決策品質時犯的錯誤。想像一下,在德州撲克對局中,你在 AA 對 JJ 的對局中全押 (在這種情況下,AA 有 80% 的機會獲勝),然而你輸了。你做了一個挺好的決定,但結果卻很糟糕。你將 1 萬美元投資到垃圾幣上,現在價值 10 萬美元。這結果聽起來很好,但這是一個糟糕的決定。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結果偏差,若一樣的場景從新評估 1,000 次,必須去衡量其中的差異。你可以在過程中把每件事情都做對,但結果仍然不是對的。生活就是如,始終該以最佳賠率及可能性去做決定。

14.權威偏差

追隨領導者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將某人視為專家,便會相信所有他說的話。但是專家有可能出錯,亦或是別有動機。

如何避免認知偏差

最後,在認識這 14 種常見的認知偏差後,The DeFi Edge 給出一些建議避免上述情形發生:

  • 制定認知偏差清單。每當做出投資決定時,查看認知偏見清單。使自己意識到自己的思維缺陷。
  • 建立屬於自己的投資體系,公式有助於穩定投資情緒。
  • 透過像是 Goole 試算表建議交易日誌,除了財務數據外,也可以記錄投資的論點。若提前出場,也寫下遇到的問題或理由。